警方昨天表示,6名罹難者中有5人是女性,另有包括一名9個月大嬰兒在內的多名傷者送往醫治療。
大約在13世紀初,「喃字」(chữ Nôm)自然而然出現,喃字是「一種仿效漢字,採用漢字的結構和形聲、會意、假借等造字方法而形成的越語化的方塊象形字,每個字都包括一個或一個以上的漢字。我往往跟別人說:「我的青春都留在台灣了。
越南漢文文學扎根極深,漢字被稱為聖賢之字,因儒家思想普及,漢字也被稱作「儒字」(chữ Nho)。漢文文學在越南歷史悠久,留下來的作品也多,雖然經過幾番動變,大量作品被燒毀,現存的珍貴文物現在收藏於越南河內翰林院所屬漢喃研究院及越南國家圖書館等地。台灣文學早在1980年代通過著名作家瓊瑤的作品,得到越南人的歡迎,我還小時,周圍家家戶戶都在看瓊瑤的小說和電影。不過1990年代後台灣文學遭冷落,近年才通過新南向政策陸續被翻譯成越南文,再次得到越南讀者的喜愛,我也有幸將吳明益的小說《複眼人》翻譯成越南文。文人讀書、科考都必須學習漢字、四書五經、中國典籍,所以當時越南的知識分子是精通漢字的人。
以文學為專業的我,欣然接受這份審訂工作。在北屬一千年之間,越南文人以漢字創作詩歌、文章,建設越南漢文文學,與東亞漢字文化圈並肩以行,形成區域中的民族特色文學,在東亞漢文字文化圈貢獻大量豐富的作品。並從跨國企業的供應鏈角色,分享數位、淨零轉型的國際商機。
典範企業 由國際中大型企業分享如何發揮以大帶小之驅動力,帶動供應商與客戶,一同淨零減碳。如今疫情趨緩、後疫情時代,除了數位轉型,在全球淨零碳排目標下,各產業、各企業也得積極因應與面對。呼應全球淨零趨勢,歐盟在2020年即提出歐盟復甦計畫,預計投入7500億歐元聚焦於綠色新政及數位轉型,我國今年也正式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期能加速落實淨零轉型目標,「數位+綠色」已是全球企業勢在必行的雙軸轉型之路。為協助臺灣中小企業能更從容因應全球重要當前情勢,掌握歐洲數位轉型及淨零碳排趨勢與新政,以及借鏡臺灣綠色先行企業在減碳、減塑的經驗做法,論壇以「數位創新×綠色轉型」為題,邀請歐洲、臺灣產政專家進行分享與對談,讓正在轉型前進的企業了解如何以數位驅動轉型與創新,並接軌國際掌握綠色商機。
過去2年半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了各個產業及你我生活,但也造就了數位轉型的浪潮與商機,企業導入數位思維、改變營運模式並藉科技、數位大大提升企業競爭力。產業爐邊對談 討論企業如何朝「數位+綠色」雙軸轉型,規劃雙軌方向前進
預計於今年上半年完成計畫向環境部提出申請。新竹、台南則限制須當地車籍車輛。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抵換的方法之一便是透過老舊汽、機車汰換成電動車所取得的減量效益。
經濟部指出,考量抵換量有效期限制及廠商預定於2年後陸續設廠,將配合園區分期分區開發時程,依廠商進駐情形,逐年分派取得量以利完備環評承諾。另外,葉信君指出,環境部自112年起納入老舊小客貨車換電動或油電混合車,112年計4313件、今年截至4月10日止計2208件,合計6521件。經濟部加碼至4000元,擬於上半年向環境部申請作為產業園區開發的抵減量。其中新竹縣111至112年加碼媒合量579件。
葉信君指出,112年起也放寬機車汰換標準,只要是車齡10年以上的機車皆適用,估算全台仍有約630萬輛,小客貨車約有350萬至400萬輛。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另外也鼓勵各地方政府或事業單位加碼,協助老舊機車汰換,取得的減碳效益不等同於碳權,僅可用於環評開發抵換。環境部於民國111年起推動民眾淘汰舊車換購電動機車,同意將溫室氣體減量效益歸屬環境部。
根據環境部統計,機車汰舊換電動車,111年計2萬3882件,112年計2萬6292件,今年至4月10日止計6349件,合計5萬6523件。環境部表示,依草案規定,事業完成增量抵換結案後,應申請帳戶關閉作業,如何能符合已規範的條件,又不會浪費事業單位所取得的減碳效益,會再進一步思考。為了管理每個開發案的增量抵換情況,環境部研擬「溫室氣體減量效益核發、轉讓及帳戶管理作業要點」草案,帳戶是依各環評案開立,不可再轉給其他案使用,儘管是同一個事業單位的不同開發案,減量效益也不能轉移。台南市今年加碼,截至目前259件。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組長葉信君告訴《中央社》記者,目前以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取得5萬餘輛最多(絕大多數用於台積電開發),主因竹科管理局加碼至每輛機車獎勵金為1500元。至於小客貨車的減碳效益則不易估算,若是換成全電動車可抵約19.3噸碳、換成油電混合車則抵9.65噸碳,且汽、柴油車減碳的成效也不盡相同,需進一步計算。
環境部呼籲有意取得抵換量的事業,也能加碼換取額度。將盡速完成評估及相關程序後公告。
目前未收到經濟部遞交計畫申請書,也未收到個別環評案件提的抵換計畫。葉信君表示,每輛機車換電動車的減碳效益約2.3噸,也代表截至目前已減去至少13萬噸的碳。
他以竹科為例,若開發單位提高加碼金額,相信就能促成更多民眾願意汰換。獎勵舊車換電動機車,經濟部擬加碼到4千元 (中央社)環境部推動淘汰舊車換購電動機車,溫室氣體減量效益歸屬環境部,民眾可獲新台幣1000元獎勵金。
機車汰舊換電動車逾5.6萬輛,多用於台積電抵換 (中央社)環境部推動汰舊機車換電動車,助事業用於環評開發案中溫室氣體增量抵換,實施至今已換5.6萬件,大多數由竹科取得、用於台積電開發抵換。針對規模達應實施環評的開發行為,且涉及增加溫室氣體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者,環境部透過「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量抵換管理辦法」(增量抵換辦法),要求開發單位必須以每年溫室氣體增量10%的抵換比率連續執行10年。新聞來源 環境部獎勵舊車換電動機車 經濟部擬加碼到4千元(中央社) 機車汰舊換電動車逾5.6萬輛 多用於台積電抵換(中央社) 延伸閱讀 即日起至2024年底「舊車換電動車」補助1.5萬,車齡10年以上可申請 電動機車是淨零轉型的「Fast Pass」,政府應補貼電車使用成本才合理 男大生嫌騎光陽GP125太便宜難把妹——機車為什麼變這麼貴,好一點的要價10萬?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環境部表示,現有的收購方除環境部外,還有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地方政府僅台南市。
經濟部規劃以每輛4000元(溫室氣體和空氣污染減量效益各2000元)助老舊機車汰換為電動車,作為產業園區開發所需的抵減量,初估需1萬輛,鎖定雲嘉南、高屏等地民眾申請新竹、台南則限制須當地車籍車輛。
葉信君指出,112年起也放寬機車汰換標準,只要是車齡10年以上的機車皆適用,估算全台仍有約630萬輛,小客貨車約有350萬至400萬輛。抵換的方法之一便是透過老舊汽、機車汰換成電動車所取得的減量效益。
預計於今年上半年完成計畫向環境部提出申請。為了管理每個開發案的增量抵換情況,環境部研擬「溫室氣體減量效益核發、轉讓及帳戶管理作業要點」草案,帳戶是依各環評案開立,不可再轉給其他案使用,儘管是同一個事業單位的不同開發案,減量效益也不能轉移。
環境部表示,依草案規定,事業完成增量抵換結案後,應申請帳戶關閉作業,如何能符合已規範的條件,又不會浪費事業單位所取得的減碳效益,會再進一步思考。環境部表示,現有的收購方除環境部外,還有新竹科學園區管理局,地方政府僅台南市。另外也鼓勵各地方政府或事業單位加碼,協助老舊機車汰換,取得的減碳效益不等同於碳權,僅可用於環評開發抵換。針對規模達應實施環評的開發行為,且涉及增加溫室氣體年排放量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以上者,環境部透過「溫室氣體排放量增量抵換管理辦法」(增量抵換辦法),要求開發單位必須以每年溫室氣體增量10%的抵換比率連續執行10年。
目前未收到經濟部遞交計畫申請書,也未收到個別環評案件提的抵換計畫。經濟部規劃以每輛4000元(溫室氣體和空氣污染減量效益各2000元)助老舊機車汰換為電動車,作為產業園區開發所需的抵減量,初估需1萬輛,鎖定雲嘉南、高屏等地民眾申請。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台南市今年加碼,截至目前259件。
環境部於民國111年起推動民眾淘汰舊車換購電動機車,同意將溫室氣體減量效益歸屬環境部。葉信君表示,每輛機車換電動車的減碳效益約2.3噸,也代表截至目前已減去至少13萬噸的碳。